兒童友好社區(qū)建設聯(lián)席會
為更好幫助實施村(社區(qū))了解“兒童友好型社區(qū)”,努力構建兒童友好社區(qū)(村)氛圍,從兒童視角出發(fā),一起討論、設計出兒童交通標識標牌,更進一步推動“兒童友好社區(qū)建設”10月16日,在成都市民政局、成都東部新區(qū)黨群工作部、草池街道辦事處、三漁村村委會、平泉村村委會的指導下,成都市大同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分別在三漁村會議室、平泉村活動室開展了主題為“兒童友好社區(qū)建設”“兒童友好標識標牌”聯(lián)席會,共吸引23人參加。
三漁村
三漁村村委會代表根據(jù)目前三漁村實際情況提出建議,建議后期的兒童類公益課堂可以圍繞三漁村自身的歷史文化特色:三漁萌獅是目前發(fā)現(xiàn)的最大石獅雕刻,有“亞洲獅王”之稱,三魚同首雕刻自漢代,距今千年,歷史悠久,是三漁村名稱的來源;開展兒童公益活動的同時將歷史文化共同傳承下去,關注兒童發(fā)展,增強兒童參與社區(qū)(村)公共事務的意識;
村民代表與兒童代表分別提出了對三漁村今后項目開展的建議以及期望:“我希望娃娃周末除了做作業(yè)還可以多出去走走,如果有運動會之類的能鍛煉身體還能交朋友的活動就更好了”、“我希望以后有教畫畫的活動,我畫好了還可以給三漁村打廣告”,現(xiàn)場氣氛非常和諧。
平泉村
兒童友好標識標牌是以社區(qū)(村)“小主人”的視角出發(fā),小朋友們紛紛發(fā)揮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和充分的主觀能動性,圍繞兒童友好的主題,運用童心童趣的繪圖和巧妙的色彩搭配,將心中兒童友好標識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出來,設計理念別具匠心,充滿了孩子們對兒童友好社區(qū)(村)的美好愿望和期待。
會議最后,由兒童代表上臺分享創(chuàng)作理念,“我設計是的斑馬線,這里面有愛心,我希望大人開車的時候都慢慢的,大人們都能對小朋友充滿愛心”一名6歲的小朋友害羞地說道,還有一名11歲的小朋友設計的是兒童意見信箱“這是一棵樹,下面有兩只眼睛,從遠處看就像是一個人,我投信的時候就像是在聽我說話”兒童的想象力是無限的,讓兒童參與進社區(qū)(村)建設中,能從兒童視角中發(fā)現(xiàn)很多大人看不到的問題。
接下來,成都大同社工將繼續(xù)圍繞“兒童友好社區(qū)建設”開展各項活動,提供更多個性化服務,促進兒童開拓視野,積極營造適宜兒童生活、成長的環(huán)境,倡導兒童積極參與公共事務。